还记得上周我跟大家聊的那个话题吗?印度人才大批回流,咱们中国留学生是不是终于等到机会了?结果话音刚落,川普2.0时代的政策大锤就砸下来了...说实话,这变化来得太快,让人有点措手不及。
据我观察,这次的政策调整影响面比想象中要广,不仅仅是针对印度外包公司那么简单。
H1B新规来袭,留学生求职赛道洗牌
前几天国土安全部(DHS)抛出的H1B新提案,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。新规要求"薪资门槛+抽签"双重筛选,这明摆着是冲着占据72.3%份额的印度外包公司去的。
但说句心里话,这把刀要是真的落下来,受影响的可不止印度人。所有指望着H1B在美国扎根的留学生都得重新盘算一下了——靠纯运气混身份的时代,可能真的要结束了。
亲身经历告诉我,政策变化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猛烈。这次也不例外。
川普表态背后的深层逻辑
上周华盛顿AI峰会上,川普的表态很明确:"美国企业现在应该更多地关注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,而不是为印度科技工作者提供就业机会。"
听起来很直白,对吧?但问题是...印度外包萎缩腾出的空间,真的会自动流向中国留学生吗?我觉得没那么乐观。
印度那边的反应也挺有意思。Wisdom Hatch创始人在X平台上的表态很能说明问题:"美国移民政策本来就越来越严,加上AI还在抢饭碗,我们想在美国找机会更难了。"
这种集体焦虑,其实也反映了整个外籍人才群体面临的共同困境。
谁真正受到冲击?
表面上看,川普这波操作是在给美国科技行业定调子。但稍微了解点背景的人都知道,这背后其实是"美国优先+反全球化"的老套路重新包装。
麻烦的是...很多同学、家长一听到这种消息,第一反应就是H1B怎么办?OPT还能不能用?还能不能留下来?
我在Blind上看到一个关于"印度人是不是在抢美国工作"的帖子,评论区简直炸了锅。
争论主要分两派:
- 一派认为川普说得不对,理由是美国本土要么没人愿意干这些活,要么干这些活的人技能不够专业;而且H1B申请本身就要求先证明找不到合适的美国公民才行
- 另一派觉得确实存在"小圈子"问题,比如某些大厂的印度管理层只招自家人,但裁员时却把指标压给其他族裔
吵来吵去,倒是达成了一个共识:这个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"谁取代了谁",而是影响了所有想在美国立足的外来人才,尤其是那些依赖H1B的STEM留学生。
看来这趟浑水,中国留学生是真的躲不开了...
危机中的机遇:留学生求职新策略
不过话说回来,也别太悲观。政策收紧未必全是坏事儿。
你想想,川普嘴上说着多雇美国人,可美国本土真有那么多AI、计算机科学人才吗?看看硅谷那些大厂的反应就知道了——创新需要多元化背景的人才,不然Meta也不会花2亿美元挖走来自上海的中国留学生了。
这意味着什么?真正有技术、有项目经验的留学生,依然有活路!
但这条路不是等来的,是抢来的。在"政策收紧"的大环境下,我们更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:
提前布局,抢占先机
实习别等到毕业才找!大二大三就要往真实项目里钻,越早摆脱"低门槛外包"的标签,越能在政策风暴中站稳脚跟。
价值导向,精准定位
投简历之前先问问自己:"我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?我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实际价值?"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项目驱动,技能升级
准备一份能够证明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简历项目。但很多在校同学压根不知道简历项目要和目标岗位匹配,也没接触过JD中提到的核心技能...
如何解决实习经历空白的问题?如何让项目经历更有说服力?
直通硅谷1V1定制求职冲刺计划,导师带做项目,一石二鸟——既能填充项目经历空白,又能提升面试实战能力!
🎯 获取更多求职资源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直通硅谷,获取最新求职信息和专业指导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最近我采访了一位成功拿到谷歌全职offer的直通硅谷学员,当问到成功关键时,他特别提到从大二开始跟着1V1导师做的项目经历:
"跟着导师做项目,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真实工作中,写代码只是开始,解决业务问题才是核心竞争力——这些,学校课本可教不了。"
除了导师带做项目,直通硅谷1V1定制求职冲刺计划还包括:
- 无限次简历修改优化
- 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
- 软硬技能全面提升
- 模拟面试实战训练
🎯 获取更多求职资源
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直通硅谷,获取最新求职信息和专业指导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政策影响评估:你怎么看?
川普政府这轮政策调整,对留学生求职的实际影响到底有多大?我个人觉得需要分情况看:
短期影响:确实会让留美门槛变高,本土保护情绪明显抬头
长期趋势:优秀人才依然稀缺,技术实力强的留学生仍有机会
应对策略:提前准备,提升竞争力,不能再靠运气了
常见问题解答
Q: H1B新规对中国留学生影响大吗?
A: 有影响但不是致命打击。新规主要针对低薪外包岗位,对高技能、高薪资的职位影响相对较小。关键是要提升自身竞争力。
Q: 现在还适合去美国留学吗?
A: 适合,但要有更明确的规划。政策收紧反而淘汰了一些"混日子"的竞争者,对真正有实力的学生来说可能是机会。
Q: 如何在政策不确定性中保持竞争优势?
A: 专注于提升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能,积累真实项目经验,建立个人品牌。政策会变,但优秀人才永远稀缺。
Q: OPT政策会不会也收紧?
A: 目前还没有明确信号,但建议提前做好Plan B,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个政策上。
写在最后
说实话,这波政策变化确实给留学生求职带来了新挑战。但我一直相信一句话:真正的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。
与其焦虑政策变化,不如把精力投入到提升自身实力上。毕竟,无论政策怎么变,优秀的人才总是稀缺的。
川普可以限制外包,但他限制不了创新;可以收紧签证,但收紧不了对人才的需求。关键是...你准备好成为那个不可或缺的人才了吗?
---
本文由直通硅谷原创,专注于留学生科技求职指导。更多求职干货,请关注直通硅谷公众号。
Hi,我们是直通硅谷!
我们专注于全球科技行业求职培训,心之所向,是壮大全球华人科技力量。凭借实战中积累的丰富经验,及由1300+全球科技公司在职面试官组成的导师库,我们让求职这件事成为系统的科学,并变得越来越简单!
自2015年,直通硅谷独家秋招计划已帮助8000+学员成功进入全球头部科技公司!
你只需要一个
ALLinONE计划
进入全球头部科技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