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发!OpenAI被Meta偷家,奥特曼紧急宣布全员休假、调薪!!!

就在北美裁员潮不断上演地情况下,AI圈却拿到了另一套剧本— 人才争夺热潮!

嘲Meta反被打脸

OpenAI无奈发起反击!

事情说起来很复杂,我们给大家捋了一版时间线,对照来看就能清晰不少~

AI人才战完整时间线归纳

6月初, Meta成立 超级智能AI团队 ,并向Scale AI 注资148亿美元,挖来28岁华裔创始人 亚历山大·王 为自己的超级团队坐镇!

6月中旬 ,为扩充超级智能团队,小扎耗时数月亲自整理出一份 “顶尖人才名单” ,全球AI领域均汇集于此。其中Meta 向  OpenAI 和谷歌  DeepMind  的员工提供了高达 1亿 美元的薪酬待遇,试图挖角。

6月17日Sam Altman 公开表示 ,Meta 曾尝试以“高达1亿美元”的签约奖金试图挖角 OpenAI 核心团队,但截至目前 没有一个顶级成员接受。 Sam Altman还表示,文化比钱重要,真正的竞争力应该体现在使命感和创新力上,而不是只砸钱,还 嘲讽Meta 只关注薪酬文化的做法注定不会成功。

6月26日 ,打脸来得很突然,据华尔街日报称,Meta成功的把OpenAI 苏黎世办公室 的所有人员Lucas Beyer、Alexander Kolesnikov 和 Xiaohua Zhai给 “一锅端” 了。(这3位也是被OpenAI高价挖来的,由于不想搬家OpenAI专门为3人在苏黎世开了办公室。)

6月28日 ,Meta再次宣布又从 OpenAI 挖了 四名 大将!

6月29日 ,Meta已成功从OpenAI挖来 8位AI 人才,面对Meta疯狂挖角举动, OpenAI发起反击。 不仅宣布 休假 一周,还承诺将与Meta进行 正面交锋 。另外还 调整了薪酬制度缩短工作时间 以留住自家员工!

二者是你方唱罢我登场,AI科技圈差点变成角逐场!

顶级人才背景曝光

共同点亮眼!

此时有人好奇,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业界两位大佬闹的如此不可开交。拿Meta 28号挖角举例,几人的背景相当有亮点:

Hongyu Ren :北大校友,OpenAI 的 post-training 团队负责人,主导了  o3 和 o4 mini 模型的优化。

Shengjia Zhao :清华校友,2022年加入 OpenAI , 全程参与 从初代 ChatGPT到o3 的预训练。

Jiahui Yu :中科大校友,曾于 Google DeepMind 任职,2023 年底加入 OpenAI,是 OpenAI多模态感知(Perception)团队负责人。

Shuchao Bi :浙大校友,在OpenAI负责 多模态 (multimodal)模型训练管理工作。 

可以发现几人全部是来自 国内顶尖院校 华人研究员 ,且都曾在OpenAI负责模型开发或多模态方向等 核心工作。 甚至有人问为啥这次的AI浪潮下华裔成了主力军?有人说:

除了对华人的固有印象,看看这项数据,或许能见微知著。

根据 《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》 ,全球顶尖 AI 研究人员里, 47% 来自中国,远高于美国的18%和欧盟的11%。去年4月,美国智库 Macro Polo 的报告也指出,美国顶级AI人才中, 华人占比已达 75%, 且仍在增长。

换句话说咱华人不管是学术实力(顶会论文数量、质量)还是科技实力都有目共睹,在AI面前硬实力才是王道!

华人或成AI争夺战主流

现在入局还不晚!

Meta这次人才争夺热潮很快 席卷了整个行业 。95后清华校友 Banghua Zhu 前天就在 X 平台官宣 加入英伟达, 并晒出了和英伟达 CEO 黄仁勋的合照;另一位华人重量级学者Jiantao Jiao也加入英伟达

硅谷的AI人才争夺大战仍在继续,各家都在不遗余力抢夺AI人才,那普通人怎样才能入局AI呢?现在加入还来得及吗?

直通硅谷学员用现身说法证明, 现在加入,为时不晚! 学员W从Fintech DS到拿下$400,000大厂MLE Offer,仅用时 2个月! 他做对了哪些事?

第一步:定方向!同方向大厂导师助力!

学员在跳槽选职业方向上很迷茫,和我们的导师进行1V1 Meeting后,导师认为W的经验背景和NLP、MLOPs比较接近, 建议选择MLE方向 。同时为W匹配到无论是 项目上、还是工作的研究方向 高度匹配 的导师。

PS:千万不要小瞧这一步,转AI时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!

曾有phd,AI方向背景的网友想找Research实习,结果找了1年多根本找不到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?

网友没顶会论文,科研实力较弱,而 Research特别看重科研成果、门槛高, 这种情况更 适合选择MLE (方向宽泛门槛相对较低)。

而转行不止要选对方向和领域,还要明确自己想通过哪条路径转到AI,不同的路径需要准备的项目、技术也不同!

第二步:全程定制化!缺啥补啥!

课程、时间均能按需求定制,在职也能灵活准备求职。 根据W的技术基础,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讲课深度。

在W的简历背景基础上 定制 更加 匹配 目标岗位的 工业级项目 ;在面试阶段,考虑到 每家面试进度不同 ,在职学员难以抽出时间应付的情况,老师们合理利用学员空闲时间和W进行 1V1Mock ,根据不同公司不同岗位,提前准备面试资料和项目。

还99.9%押中原题, 这就是找 同方向同领域 甚至是同公司导师辅导的好处!

如果你也想追赶AI热潮,站上风口,却心有余而力不足,欢迎咨询我们,想上岸AI,一个计划就够了~


上一篇
多线备战 | 拿到腾讯实习OFFER,我“后悔”了!

Hi,我们是直通硅谷!

我们专注于全球科技行业求职培训,心之所向,是壮大全球华人科技力量。凭借实战中积累的丰富经验,及由1300+全球科技公司在职面试官组成的导师库,我们让求职这件事成为系统的科学,并变得越来越简单!

自2015年,直通硅谷独家秋招计划已帮助8000+学员成功进入全球头部科技公司!


科技求职
你只需要一个
ALLinONE计划
已帮助8000+学员
进入全球头部科技公司
1V1计划咨询

有哪些适合你的方向?